下面內容為稅務局對企業的納稅評估分析(查賬)方法
一、《納稅評估管理辦法》中的納稅評估分析方法
1.案頭比對
對納稅人申報納稅資料進行案頭的初步審核比對,以確定進一步評估分析的方向和重點;
2.設置預警值
通過各項指標與相關數據的測算,設置相應的預警值,將納稅人的申報數據與預警值相比較;
3.數據比較
將納稅人申報數據與財務會計報表數據進行比較、與同行業相關數據或類似行業同期相關數據進行橫向比較;將納稅人申報數據與歷史同期相關數據進行縱向比較;
4.稅種之間的關聯性分析
根據不同稅種之間的關聯性和鉤稽關系,參照相關預警值進行稅種之間的關聯性分析,分析納稅人應納相關稅種的異常變化;
5.申報對照實際
應用稅收管理員日常管理中所掌握的情況和積累的經驗,將納稅人申報情況與其生產經營實際情況相對照,分析其合理性,以確定納稅人申報納稅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;
6.能耗比較,推測納稅能力
通過對納稅人生產經營結構,主要產品能耗、物耗等生產經營要素的當期數據、歷史平均數據、同行業平均數據以及其他相關經濟指標進行比較,推測納稅人實際納稅能力。
二、《納稅評估技術與方法》內容體系
總體來說,指標評估與項目評估結合進行,每一指標分別從計算(數據來源)、功能、運用和可能存在問題進行理解。
增值稅評估技術與方法
1.增值稅稅收負擔率(簡稱稅負率)
稅負率=(本期應納稅額÷本期應稅主營業務收入)×100%。
2.銷售額變動率、銷售額結構分析
3.工(商)業增加值分析指標
(1)應納稅額與工(商)業增加值彈性分析
應納稅額與工(商)業增加值彈性系數=應納稅額增長率÷工(商)業增加值增長率。
(2)工(商)業增加值稅負分析
工(商)業增加值稅負差異率=〔本企業工(商)業增加值稅負÷同?行業工(商)業增加值稅負〕×100%。